春秋冬夏,中国人的“四时”美循环

  春秋冬夏,四时的转变与循环,如环之循,如轮之转,组成了中国人的四时之美。

  有趣的是,春秋看法乃是早于四时看法的,原理也很简朴,由于春种秋收嘛,春种是新年的最先,秋收是旧年的竣事。商代与西周前期,一年只分春秋两时,厥后衍生出夏冬,说一个春秋即一年。

  古书当中常说春秋冬夏,所谓“制为四时,春秋冬夏”(《墨子·天志中》),而不是准时节顺序的“春夏秋冬”,也许就是这个原理吧。因此,春秋并不是春夏秋冬的节略,由于春秋自己就代表一年两时而非四时,汉族人关于四时的明确划分,约莫就是在西周末期,往后形成了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时节节奏,诸如春夏秋“三时”说,也是指其中的一种过渡状态而已。

  天下上最主要的时间观,大致两种,一种是线性时间(时间延展而勇往直前),另一种则是循环时间(循环往复而永无休止)。主编《中国科学手艺史》皇皇巨著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以为,中国时间观仍以广义的线性为主、循环为辅,但实在二者仍是连系的。

  从古至今,四序变换,中国人都在发出两种时间感喟:一面是对春秋冬夏循环不已的感喟,另一面则是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喟。这是由于,“古代中国一方面存在循环史观,另一方面存在天地间万物去来、岁月一去不复返这种直线性时间的看法。天地(自然)是永远的,一直存在于那里。时间无始无终。然则,万物(所有个物)泛起然后消逝,人生不会频频。就连某年桃花园的春夜(时间线上的一刻)一旦逝去,就不会再回来。因此,那一刻= ‘现在’,异常名贵”(加藤周一:《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》)。

  这里所指的“桃花园”,乃是李白的那首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内里的时间意识,其中那句“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岁月者,百代之过客也”,恰恰说明直线性时间观在中国的存在。

  中国人的诗词歌赋当中,充满了这种时间性的叹息,也就是一种中国人都懂的“春江花月夜”的存在感——“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头照人?人生代代无限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……”

  四时的美感,也许在中国人的审美天下里最为充盈。较早给四序赋诗的,有南朝乐府民歌《子夜四时歌》,收录在宋人郭茂倩编《乐府诗集》里,属“清商曲辞·吴声歌曲”,相传是晋代一名为“子夜”的女子所创制。现存75首,其中春歌20首、夏歌20首、秋歌18首、冬歌17首。

  我们各举一例,以春、暑、秋、冬四字各为开头。

  春歌:春林花多媚,春鸟意多哀。东风复多情,吹我罗裳开。

  夏歌:暑盛静无风,夏云黄昏起。携手密叶下,浮瓜沉朱李。

  秋歌:秋夜凉风起,天高星月明。兰房竞妆饰,绮帐待双情。

喀什:马可·波罗来过的丝路重镇,两千年后依然鲜活

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,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,古代丝绸之路石头城遗址和金草滩湿地。这充分说明,元朝初期的喀什是一座国际化的商业都市,并没有因为宋元丝绸之路的主要方向转向海上而受到很大影响。

  冬歌:冬林叶落尽,逢春已复曜。葵藿生谷底,倾心不蒙照。

  这种四时模式,不囿于中土,在整个东亚文化圈中皆有回响。最具美感的,我以为是日本女子清少纳言的《枕草子》的开篇:

  “春,曙为最。逐渐转白的山顶,最先稍露灼烁,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。夏则夜。有月的时刻自不待言,无月的暗夜,也有群萤交飞。若是下场雨什么的,那就更有情味了。秋则黄昏。夕日照耀,近映山际,乌鸦返巢,三只、四只、两只地飞过,平添感伤。又有时见雁影小小,排队飞过远空,尤饶风情。而况,日入以后,尚有风声虫鸣。冬则晨朝。降雪时不用说,有时霜色皑皑,纵然无雪亦无霜,冷气凛冽,连忙生一盆火,搬运炭火跑过走廊,也挺适时宜;只惋惜晌中午分,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,便无甚可赏了。”

  这番美的形貌,将四序与一天的天气连系了起来,说春天曙时为最,炎天夜色最佳,秋天黄昏好,冬日则是晨朝为妙,并将浏览天气的感受一并写出,玄妙而准确。

  东亚的画家们,无论是中、韩、日,最能感受到差异季节的天地之景。所谓“画山如真山,真山如画山;人皆爱真山,我独入画山”。北宋大画家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当中的形貌最为著名,所谓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清白而如妆,冬山昏暗而如睡”,这是拟人化的形貌;再如“春山烟云绵延人欣欣,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,秋山清白摇落人肃肃,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”,所说的是人面临春山、夏山、秋山、冬山时的感受。

  在韩国教书的时刻,在博物馆看到了朝鲜李朝时代大画家赵熙龙。韩国作为半岛三面环海,以是那里的画家更关注海山的四序转变,说得也相当绝妙,但显然是从郭熙四时山景那里转化出来的。赵熙龙认定,郭熙春夏秋冬四种山的叙述,“此语一出,古今看山眼目,尽废矣。非深于画山之理,无以透到妙境也。余居海上,已二岁,阅尽四时之中,海山于他山,大有异焉。春山溟濛如烟,夏山沉郁如积,秋山沓拖如流,冬山炼冶如铁。此意,可赠画海山者,而不看海山,不知,虽看不得起意者,未能”。

  大陆画家看春山如笑,半岛画家看春天的海山如烟;前者看夏山如滴,后者看海上的夏山如积;前者看秋山如妆,后者看海上的秋山如流;前者看冬山如睡,后者看海上的冬山如铁。

  现实上,这是建基在最亲身的考察之上的,好比春季海山往往被缭绕烟水所围绕,以是看似如烟,再如冬季海山被冷气侵蚀如僵硬的铸铁一样平常,以是看似如铁。我曾在冬天看中国最北方的海岛时,正有此感,只有曾看过冬日的海山的人,才会对那种色彩的浑朴感与质地的冰冻感念兹在兹。惋惜,中土文明对于海景的探索,始终没有朝鲜半岛与日本孤岛那么深入。只管赵熙龙一再叹息没有纵游中原山水,然则他对于海山的形貌可谓相当准确。

  四序不仅是属于自然的,在东亚已经被生涯化了,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四序文化。在日本的都会社会中,四序的这类“生涯形式”至少泛起在三个基本的半仪式化层面上:首先,以一年一次的仪式的形式泛起。这些仪式经常有诸如辟邪、长寿、好运等护身的目的,在日本,许多谷物和动物都与神相关,被视为会给人带来福祉。

  其次,对自然的文化行使在人际层面上起着向客人、同伙或社会上层人士打招呼的作用,在插花流动形成的来往里,会插上季节性的花或植物,并附上需要的诗歌、纸张和花朵,所有这些都与季节性的场所相匹配。

  最后,自然作为一个公共的、社会认可的娱乐工具,在鉴赏樱花、秋月、秋叶和下雪的行为中获得了体现。好比著名的鉴赏樱花流动,在日本最早最先于奈良时期的贵族圈,在室町时期逐渐伸张到平民社会,厥后成为江户时期都会平民生涯的一个组成部门。

  总之,对于四序的审美感受,在整个东亚都是相当厚实的。这种四序美学起源于中原大地,并影响到周边区域,三种文明在四序审美气质上基本是一致的。

  (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)

  刘悦笛 泉源:中国青年报

【编辑:卞立群】 ,

UZAPP开发移动app商城开发app定制开发小程序开发软件手机app开发公司原创文章,作者:开发移动APP软件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uzapp.com/app/31254.html